我的毕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>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讯传边寨

正文 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讯传边寨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有发生。

    宗泽从大名府过来的时候,就带过来上万石粮食,所有官仓、义仓,全部由留守司接手,实行配给制和平价制相结合的方式,过度到夏收时节。靖安司全力维护治安和缉私,发现倒买倒卖、囤货居奇、随意加价贩卖者,全部抄家没收,收监拘押,严厉惩处。

    政务部抽调欧阳珣,担任东京留守司政务总监,这和留守司一样,是一个临时性职务,主要负责东京城的政务运转,相当于东京市市长。看中的,就是欧阳珣的人脉关系和他厚重的从政经验。

    欧阳珣经验丰富,是带着王皓一起回到的东京城。这一战下来,连宋军带金兵,加上死去的老百姓,好几万人。当时都是浅埋处理,如果处理不好,那是要闹瘟疫的。大帅专门叮嘱此事,一定不能麻痹大意。王皓在药理学上,那是大家,开出的方子和对应的措施,都十分得力,靖安司加上开封府,包括赵子明的一部分军队,都参与了进来,整个东京城内外,用石灰水、石灰粉彻底消毒,为此,还专门调拨了一大批“消毒药水”磁州白,专供消毒使用。这一场“疫情防控”战役下来,已经初具防化兵的雏形,确保了大战之后无大疫。

    大相国寺封藏的四座封桩库,在平抑物价的时刻,起到了关键的作用,大帅府的茶引、盐引,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整个东京的经济出现软着陆,没有崩盘,老百姓只要手里的钱还顶用,只要能买到粮食,衣食无忧,比起金兵围城的几个月,已经是天上人间了,怎么能不记得大帅府的千恩万好。

    东京城,就像经历了一场地震一样,在瞬间的抖动形成一定破坏后,转瞬间安静下来。人们有吃有喝心情舒适下来,却发现一个天大的问题,他们,没有皇上了。

    但这个时候,欧阳珣的作用体现的淋漓尽致。他先是拜访了孟皇后,在得到首肯后,又秘密会见了郡王爷赵旭,在赵旭王府乐呵呵地出来后,却被一名中官拦住,说有人要见他,请他到凤楼一叙。

    欧阳珣在凤楼二楼雅间,却看到了一袭蓝衫的朱远山。

    朱远山本来是要随着赵桓去的,没想到,最后时刻,赵桓不知道那根脑筋儿忽然开窍,突然下旨,以“差事懈怠,不思皇恩”的罪名,将朱远山痛斥责罚,发往静安宫思过。

    一同被责罚的,还有朱远山手下的三大殿承值十几名小黄门,都被“鞭脊”,背上十足十抽了几十鞭子,血呼啦吃地扔进静安宫这个最偏僻的院落里。

    赵桓被扣押,朱远山却在静安宫养伤。伤愈之后,带着这帮小厮们,足不出户,多少天过去,致使许多人都忘记了,这个僻静的角落里,还有这么一批人。

    张邦昌伪楚政权建立,由于张邦昌的五不政策,他一般不会呆在皇宫里,只不过有一次吃醉了酒,酒壮怂人胆,不怂了一回,留宿大内,碰了不该碰的人,埋下了作死的一笔。这些事,瞒得过别人,可瞒不过在皇宫里呆了几十年的朱远山。

    和他呆在一起的这十几个人,却是朱远山最大的情报系统“修内司”的骨干力量,赵桓一下子把这些人都留了下来,这些都是人才。不得不说,赵桓的官家,当得实在不怎么样,但眼光、见识,却在赵构的潜移默化下,提高了许多。

    欧阳珣自然认得这名大宋官家身前的大管家,只是却不知道朱远山为什么没有跟随赵桓而去?

    “全美先生,别来无恙乎?”朱远山起身揖礼道。

    “朱中官辛苦,不知何事相唤?”事情未曾明了,欧阳珣自然一万个小心。笑话,朱远山是官家的人,可不是大帅府的人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